Thursday, June 10, 2010

端午節 Dragon Boat Festival 6/16/2010

每年的農曆五月 初五為端午節,人們吃粽子,划龍舟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。據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,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,但從屈原 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,中國社會都公認" 端午節" 是為祭祀屈原。




楚國的人民十分想念屈原,民間流傳吃棕子、賽龍舟的習俗,都和屈原有關。據說屈原死後,人們投祭屈原的食品,都被蛟龍搶走了。所以人們就把米包成棕子來祭祀屈原;賽龍舟則相傳是為了打 撈屈原的屍體,或以鼓聲嚇走吃屈原遺體的魚。雖然這些傳說都不可靠,但卻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熱愛,也說明了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。

屈原( 340BC ~~ 278 BC ), 戰國末期的楚國人。中國最早和最偉大的詩人之一。屈原是名詩人,從他開始,中國人才有了以文學著名於世。 他創立了「楚辭」這種文體,被譽為「衣被詞人,非一代也」。 他留下的作品,據記錄共25篇。雖然有的篇章是否為屈原所作,還有疑議,但可以確定是屈原作品的還是佔多數。如離騷, 就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品。屈原是寅年寅月寅日生,真正符合於「人」的生辰,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《離騷》 中說:「攝提貞於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」( **今年2010,歲次庚寅**)

詩人屈原就生活在社會大變動的戰國後期,七個大國〈〉並立爭雄的局面,這個時代,各國間鬥爭激烈,攻伐連年,政局動盪,實力不斷消長,剩下齊、楚、秦三國,開始還勢均力敵,不相上下。在秦、楚、齊三國中,秦和楚又是最有可能統一七國的國家,屈原是楚國貴族中的傑出人才,初任左徒,昏憒的楚懷王,聽信了讒言,漸漸疏遠了屈原。第一次流放 ( 漢北地區 ),及第二次流放 ( 江南地區 )。屈原寫詩抒情,表達了他睠顧楚國,繫心懷王的感情。懷王最後落到客死他國的下場,就是因為「其所謂忠者不忠,而所謂賢者不賢也」屈原對此痛心疾首,卻又無能為力,眼看著國勢日弱,民生多艱,只好以詩歌來抒發自己憂國憂民的心情。

皇天之不純命兮,何百姓之震愆?民離散而相失兮,方仲春而東遷。

就是描述這一片倉惶混亂的狀況。屈原在這前後,曾沿江西上,還想看一看這滿身瘡痍的祖國和他終身輔佐的楚王。結果只看到強秦的步步進逼,楚國朝廷的腐敗和 昏庸。想為楚王「奔走以先後」,「雖九死其猶未悔」的屈原,眼看著祖國一步步走向滅亡,自己卻不能有一點作為,就埋下了以身殉國的思想,在極度苦悶、完全絕望的心情下,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江自盡了。這一年是西元前278年,頃襄王二十一年,屈原當時62歲左右(生於前340,死於前278)。此後,楚國日衰,為秦所滅。***司馬光

認為屈原自沉汨羅江是奇節,因此《資治通鑑》裡並沒有記載屈原的事蹟。




端午節
與春、中秋節是台灣民間三大民俗節慶。台灣端 午節俗稱「五日節」或「五月節」,
習俗為掛榕枝、香茅、艾草、喝雄黃酒、飲用午時水或用午時水洗頭沐浴、午時立雞蛋(傳說中能在午時,立起雞蛋可以得到好 運)我試過好幾年。


端午節正午,真的生雞蛋可直立不倒。。現在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,在端午節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。台灣俗諺有:「未食五月粽,破裘不願放」,形容過了端午節才算真正進入夏季的 炎熱。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